设为首页 | 手机招商网 | 移动客户端

《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解读

在10月31日上午召开的全市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印发了《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形成了“四大发展目标、十大重点工程、五大保障措施”的总体部署,即亳州“调转促”的“4105”行动计划。
  为什么要“调转促”?“4105”行动计划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哪些具体举措,如何保障实施?今天,本报将进行解读。
  乘势而上再跨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转方式调结构是我们发展历程必须迈过的坎。省委、省政府也提出了“调转促”的“4105”行动计划。
  就亳州市而言,近年来,全市始终坚持工业强市、三产兴市不动摇,推动经济由投资驱动转向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共同发力,加快十大产业发展,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今年,亳州市GDP半年增速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上半年,在省统计局公布的24项主要经济指标中,亳州市有17项指标增速居全省前8位,3项指标增速居全省首位。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们在发展中调结构,在做大总量中调结构,在调结构中促升级。
  但正如市委书记杨敬农指出的那样:“发展不足、发展不快、发展不优、人民生活水平不高,仍是我们最大的市情,也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从产业结构看,亳州市一产偏重、二产不强、三产不足,2014年底,亳州市三次产业结构为24.1:40.1:35.8。且产业层次不高,一产中高效农产品少;二产中传统产业、低端产业较多,去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省比重仅为2.7;三产中,传统服务业占比较高,金融、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
  从园区建设看,普遍规模不大,配套设施有待完善、主导产业不鲜明、产业集聚度不高。
  从市场主体看,企业数量总体不多,平均规模不大,规上工业企业仅有774家,占全省的4.3%,皖企100强中,只有古井集团一家。
  因此,亳州“调转促”的“4105”行动计划,不仅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精神,更是亳州加快发展的自身需要。亳州要通过调结构、转方式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在加快推进“调转促”的道路上,也充满了乘势而上的机遇。
  机遇首先来自全面深化改革。亳州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医疗卫生等多项改革进入国家和省试点,网上办事大厅建设走在全国前列,这些都有利于破除制约发展的思想桎梏和体制机制制约,激发市场活力,为加快“调转促”注入强大动力。
  机遇还来自产业转型升级。亳州市现代中药列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这些都有利于我们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蓄经济增长新动力。
  机遇还来自新型城镇化。去年我市城镇化率只有35.7%,比全国低19.1个百分点,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巨大,发展空间广阔。
  四大目标绘新景
  “到2020年,初步建立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新体系。”我市“4105”行动计划这样描绘了“调转促”的目标。
  具体而言,就是要实现四大发展目标。
  产业结构优化。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7:42:41,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5%,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产值达到10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5%以上,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55%以上。
  质量效益提升。财政收入年均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力争突破200亿元,中国驰名商标超过10个,安徽省著名商标超过180个,安徽名牌产品超过70个。产值超百亿元企业达3家、超10亿元企业30家、亿元以上企业300家。
  经济总量扩大。总量达到16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500家。县域经济位次前移,园区经济转型升级,亳芜现代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谯城经开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人均指标前移。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按目前汇率),人均收入力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力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大工程促发展
  目标已经绘就,举措是关键。“调转促”“4105”行动计划提出了十大重点工程,以详实、具体的举措,推动发展目标得以实现。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工程。强力推进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大力实施“369”提升计划,把亳州建设成为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鼓励各县区、园区选择1-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集聚发展。到2020年,培育形成一批产业集群,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基本建成,产值达660亿元。
  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推进食品制造产业、白酒及饮料产业、煤炭煤化工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改造提升。到2020年,传统产业规模企业达到1000家,产值达到2400亿元。
  服务业加快发展工程。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商贸服务业、电子商务、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服务业。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650亿元,限上商贸企业达到800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00亿元。
  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实施绿色增效专项工程,加强农业装备和信息化建设,推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到2020年,新增高标准农田300万亩,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百亿级以上。
  创新驱动发展工程。以发展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着力点,以企业为主体,努力建设一批研发中心、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转化一批科技成果,研究一批创新产品。到2020年,力争年授权发明专利300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家。
  民营经济提升工程。放宽投资领域,制定民企投资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具体实施办法,同时推进大众创业,加强民企服务、推进民企改革。到2020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113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超过70%。
  园区转型发展工程。大力提升园区专业化发展水平、园区要素集聚水平、园区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园区产城一体融合发展水平。到2020年,全市园区生产总值实现翻一番目标,达到400亿元。
  县域经济振兴工程。突出项目带动、特色优势、招商引资、规划建设管理、要素支撑、生态环境保护、扶贫攻坚。到2020年,县域经济总量突破1300亿元,县均财政收入达到30亿元。
  质量品牌升级工程。大力推进品牌发展战略,以争创中国质量奖、安徽省政府质量奖、中国驰名商标等为引领,以培育“名企、名牌”为抓手,打造一批全国全省驰名的“亳州品牌”。
  人才高地建设工程。加强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引导支持更多企业主成为企业家,同时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到2020年,造就一批优秀企业家,一批创新型领军人才,引进一批优秀创业团队。
  五大保障齐护航
  目标定了,举措有了,还需要保障措施。“调转促”“4105”行动计划给出了五大保障措施。
  强化项目带动。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抓好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库建设,每年新谋划储备项目不少于1000个。继续坚持“一线工作法”等工作制度,加强商杭高铁亳州段、亳州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谋划城际铁路项目前期,不断增强产业承载能力。
  强化改革创新。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完善网上办事大厅,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先照后证”等改革,激发创业活力,积极推出一批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
  强化开放发展。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调转促”的着力点和聚力点,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同时抢抓“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机遇,拓展开放领域;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外向度。
  强化环境营造。着力营造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着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安全环境。
  强化政策支持。加强产业扶持,聚焦发展重点,突出目标导向,整合市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资金,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向首位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同时加强融资服务、加强用地保障、加强人才支撑。 (中国亳州网-亳州晚报)

(亳州市人民政府    2016-01-08)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区域经济网立场
评论
经典案例
市州观察丨截至11月,绵阳签约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61个 ..[详情]
山西政银企携手再给实体经济注入“稳定剂”[详情]
2023襄阳·中国旅佬大旅游联合体文旅推介会召开[详情]
爽爽贵阳,“京”喜相见--爽爽贵阳秋冬新玩法推介会在京举行[详情]
2个月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个 渌口区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详情]

用户指南

安全保障

会员服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合作伙伴 | 网站动态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5中国区域经济招商网 河北绿橙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www.zgzhaoshang.com)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378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