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手机招商网 | 移动客户端

(一)地理环境 


【区域】綦江区位于重庆市南部,东邻南川区,南接贵州省习水、桐梓两县,西连江津市,北靠巴南区。区境东西宽71公里,南北长82公里,幅员面积2747.8平方公里,辖5个街道、25个镇。其中,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綦江区东部,地势东高西低,开发区西部沿綦城方向以低山、丘陵、平坝为主。


【地貌】綦江区地处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地势南高北低,属喀斯特地貌,有中山、低山、深丘、浅丘和槽谷五大类地形,而以低山丘陵为主,山地占全区总面积约70%,丘陵约占30%。境内最高海拔1973米,为黑山镇狮子槽东侧山峰;最低海拔188米,为永新镇升平木瓜溪口。綦江城区海拔254.8米。


【水文】境内溪河纵横,水系发达。綦江河系境内第一大河流,为长江一级支流,全长231.3公里,发源于贵州省桐梓县花坝火盆洞,自南向北于江津市江口注入长江。“十一五”期间加快建设维护管理各类水利基础设施,建成板辽、鱼栏咀、金桥、大炉井、白龙湖、青岗桥等中小型水库、输水干渠,规划中的库容超过3亿立方米的藻渡大型水库和7座中型水库建成后,地区供水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气候】区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具有副热带东亚季风特点。气候表现为冬暖、春早、夏热、秋阴,云多日照少,雨量充沛,温、光、水地域差异大。年平均气温18.8℃,平均降水量1070毫米,年均无霜期344天。 


【交通】渝黔铁路、渝黔高速公路、210国道纵贯南北,三(江)万(盛)南(川)铁路、綦万高速公路、渝湘303省道横跨东西,构成重庆南向连接南贵昆经济区的枢纽节点。全市规划建设中的“三环”通道横贯境内,与江津、南川紧密相连。全区公路通车里程4770公里,国(省)干道433公里,铁路总里程168公里,火车站点11个,高速公路出入口6个,水上通航河道214公里,已基本形成以公路为主,公、铁、水互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渝南黔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 二)自然资源


【水土资源】全区土地面积约41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62万亩,林地面积133.6万亩,水域面积7.7万亩,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8.1万亩。境内溪河纵横,水系发达,主要河流有綦江河、孝子河、藻渡河、木洞河等,地下水可开采量约1.4亿m3,水资源总量约为44亿m3,是重庆主城区城市供水后备水资源库,可开发水力资源约10万千瓦。


【矿产资源】区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有煤、硫铁矿、石灰岩、白云岩、铜、硫磺、石英、矾、天然气、页岩等数十种矿产,尤其是煤炭等矿种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开发价值极大,其中煤矿地质储量20亿吨以上,可开采量约14亿吨,是重庆市主要的煤炭能源基地。


【旅游资源】境内山川秀丽,景色宜人,山、水、泉、林、洞俱全,自然景观得天独厚,人文景观源远流长。全区有黑山谷和石林两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古剑名山”、“东溪名镇”、“中峰蟠龙旅游区”等旅游品牌,老瀛山恐龙足迹-硅木化石、铜鼓滩漂流、白云观、丁山湖、天台山、长田山、清溪河、东溪明清一条街等特色旅游景点。


【文化资源】綦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近1400年建县历史,曾是巴国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綦江是重庆最早的地下党组织诞生地,也是中央红军长征在重庆的唯一经过地,红色文化资源不可多得。区内苗族风情古朴浓郁,民间吹打极具地域特色,多民族文化交融共生。綦江亦属古夜郎之邦,夜郎文化源远流长。綦江农民版画蜚声中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农民版画之乡”。


【动物资源】:野生动物有鹿、山羊、狼、猴、狐狸、野兔、野猪、野猫、野鸡、斑鸠、喜鹊、麻雀、乌鸦、白鹤、老鸹、鹰、黄雀等。害虫天敌有啄木鸟、青蛙、赤眼蜂、蜘蛛等。
 
【植物资源】: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红苕、小麦、黄豆、绿豆、饭豆、萌豆、豌豆、高粱等,以稻、麦、玉、苕为主。经济作物中属长经作物的有桑、果、茶、枝子、木瓜、红梅、银花、吴于、杜仲、黄柏等共110个品种,以桑、果、茶为主,其中桑6个品种,柑橘23个品种,茶7个品种,其他果树有梨、苹、红花、猕猴桃等共45个品种。短经作物有油菜、芝麻、苡仁、穿心莲、荆芥、附子、党参、山药、青木香、花粉、郁金、连翘、佛手、防风、蒲公英、夏枯草、柴胡等,还有日用杂品的席草、葵树,共计400余个品种。短经作物以油菜为主,共有9个品种,种植面积3.05万亩,占总播面1.9%。天然次生植被中,有各种速生乔、灌树种、乡土树种以及经济树种共40余个品种。主要有马尾松、华山松、杉木、柳杉、柏木、侧柏、楠木、香樟、白扬、梧桐、板粟、泡桐、皂角、洋槐、黄角、女贞、麻栎、合欢、马桑、黄荆、白栎、映山红、枫香、千丈、油橄榄、蜡树、枣树、漆树、棕榈、油茶、油桐、核桃、柿子、水竹、慈竹、和葛藤、葡萄、野棉花、丝茅、蒲公英、夏枯草、柴胡、地瓜等几十种草本植物。天然植被以松、杉为主,占用材林面积70%以上,主要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的中低山地带。

綦江历史沿革
 
一、西周时期綦江为巴国属地
  綦江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唐代以前,位于长江以南的现綦江境内十分荒凉,居住的主要是少数民族僚人,很少有汉人,也没有设立官府。西周初期,周武王进攻商纣王,自湖北汉水流域迁徙到重庆地区的巴人参加了对商纣王的讨伐战争,“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徙倒戈”。周武王灭商后,分封诸侯国,把包括綦江地区在内的大片土地赐封给巴人首领建立巴国。
 
二、汉晋时期綦江属巴郡
  据《道光綦江县志》及《遵义府志》、《重庆府志》等相关史志记载,战国后期,秦惠文王派大将南征,灭了巴国,在巴国原有的区域设置巴郡,现綦江境内的大片土地也就属巴郡管辖,直至秦朝统一天下。后秦灭汉兴,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在四川盆地设置益州,但仍保留原来的巴郡,并且设置了江州县,大概在现在重庆长江南北,现綦江大部也就属于了巴郡的江州县。虽后来巴郡名称几经变化,但到了唐朝,仍为巴郡之名。
 
三、唐朝始建制溱州、南州
  唐以前,綦江境内没有设置州县,生活在綦江的少数民族由自己的部落首领统管。唐王朝建立后,派出军队深入长江以南西南夷居住的地方,建州立县,派官员管理地方事务,并组织汉人移居。綦江北部和南部分属两个州县行政区
  1992年版《重庆市志》记载,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巴郡为渝州,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分渝州置南州。南州的辖地就在綦江境内。《道光綦江县志》记载:唐置南州南川郡南川县,初县名为隆阳。南州之名,源于辖地在渝州之南和长江之南。南州的具体位置在哪里,范围有多大?《道光遵义府志》有相关记载,但由于古时距离的计算不太准确,大多是泛指,只能大致推断出南州在渝州、南平州(现涪陵、石柱一带)、溱州(现扶欢、赶水一带)之间,即现古南街道、郭扶及相邻的贵州习水一带。
  据相关史料记载,当时南州管辖的除隆阳县外,还管辖了扶化、隆巫、灵水、丹溪四县,后又陆续设置三溪、当山等县,有些县设置时间不长,有的甚至只有一年。因綦江在长江以南,又有一条由南向北的河流,“川”为河流之意,南边的河流即为南川,故隆阳县改名南川县。贞观年间,撤掉綦江境内三溪、丹溪等县后,把溱州以北区域划给了南川县,所以《道光綦江县志》载:“今重庆府綦江县终唐世为南州南川郡南川县”。
  綦江境内北部属南州南川郡南川县,而南部则属溱州。《道光綦江县志》记载: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分置溱州溱溪郡,领扶欢、荣懿二县。现綦江境内扶欢镇即为当时溱州扶欢县,其居民大多为僚人。
 
四、宋代沿袭唐制设南平军抗僚
  宋代綦江境内仍沿用唐中后期建制。唐朝末年,南平僚日渐强盛。綦江境南部以前一直是南平僚居住的地方,后来朝廷组织大量汉人移民至此,建立官府,巩固统治。朝廷的作法遭到了南平僚的抵抗,所以清代以前,南平僚在綦江南部及贵州边界展开了长达近千年的争夺战。唐朝衰落后直至宋朝初期,朝廷都没有能力去恢复西南被“蛮僚”占去的大片土地。于是朝廷撤销了一些已经被“蛮僚”占领,实际不复存在的州县。皇佑五年(公元1053年),朝廷看到南川县南部与溱州一带已为“蛮僚”占领,南州有名无实,实际只管辖了南川一县,为了加强南川县官府的力量以应对蛮夷,调整州县时撤掉了溱州与南州,把南州和南川县两级政权合为一体,并且把合并后的南川县划过渝州管辖,借渝州,即长江以北强大的汉人势力与蛮夷抗衡,阻止蛮夷向北侵犯。
  北宋熙宁年间,渝州巴县、南川(今綦江)及荣懿寨僚人李光吉、梁承秀、王兖三族“各有地客数千户”,与官府对抗。朝廷派孙构平定僚人后,收复宾化寨,以“宾化寨为隆化县(今南川),隶涪州。建荣懿、扶欢两寨,其外铜佛坝者,隶渝州南川县(今綦江)”。随后又委派一个叫王才进的土人首领统辖原来三族蛮占据的地方,授给王才进巡检的官职。
  不久,王才进死了,三族蛮没人统领,又经常成群结队抢劫边界汉民,攻打官府。《道光綦江县志》记载:“朝廷命熊本讨平之,建为南平军,以渝州之南川、涪州之隆化隶焉。”熊本是名能文能武的将才。他两次讨伐西南夷,平定了泸州夷罗晏和渝州南川僚木斗的叛乱,并在铜佛坝建南平军,常年驻守官兵。南平军既是军事机构,又是一级政权机构,南川县(今綦江)和隆化县(今南川)都隶属南平军管辖。
 
五、从綦市到綦江---綦江之名由来
  綦江之名的由来,过去有两种说法:一说綦江之名本于綦市;一说因水位苍白色,“綦”有一释意表示颜色苍白,故名綦江。查阅各种史籍,南宋《舆地纪胜》上有“宋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移南川镇税务于大綦市”的记载。《元统志》上有“南江在南川县合众溪,至三溪口,可通舟楫,行三十里至綦市”的记载。《明统志》上有“綦江镇即古綦市”的记载。上述记载可说明“綦市”早在宋代就有了,“綦江”二字则是在元时播州杨氏置南平綦江长官司时才出现,而“水作苍白色,故名綦”之说,则是在明万历年间曹学全所著《蜀中名胜记》中提出,其他再无根据。所以“綦市”应早于“綦江”,綦江之名本于綦市便十分自然。
 
六、元统治时期綦江之名始现
  《道光綦江县志》记载:元分蜀为九路。重庆路领巴县、江津、南川三县。綦终元世为南川县,隶重庆路。1990年版《綦江县志》、1992年版《重庆市志》均有关于设置南平綦江长官司的记载,綦江之名首次出现,但没有关于南平綦江长官司具体位置的记载。综合《道光遵义府志》、《杨氏家传》等记载,南平綦江长官司位置只能在杨氏占领的现綦江境内南部宋南平军治一带,不包括綦江北部由朝廷统辖的南川县。由此,元代时期,綦江境内分属南川县和南部的南平綦江长官司。
 
七、明朝綦江县形成
  元朝末年,全国爆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明玉珍跟随徐寿辉起义,屡建战功。元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明玉珍率军逆流而上,攻占重庆。他以重庆为据点,积极开辟四川地区。由于军纪严明,很得民众支持。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明玉珍得悉徐寿辉被陈友谅杀害,自称为王,是年,平播、南(今贵州遵义和重庆綦江)一带,后又攻克附近不少州县。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正月,明玉珍在重庆称帝,建立大夏政权。明玉珍统治时期,因为收复了原南平军治所附近被播州杨氏占据的大片土地,因而“割南平綦江长官司”与南川县合并设置綦江县,让綦江北部和南部合在了一起。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明玉珍病逝,四川又陷入一片混乱。五年后,朱元璋遣明军灭“大夏”。此后,明朝统治者仍沿袭了明玉珍大夏国所设置的州县,綦江县的名称从此固定了下来。
 
八、清代经历战乱綦江沿袭至今
  明末清初,綦江经受了张献忠兵乱、吴三桂叛清带来的战争洗礼,几乎城毁县忘。直至吴三桂叛军被剿灭,綦江才慢慢恢复生机。明清时期綦江东西相距210里,南北相距190里。东至莲花石90里交南川县界,西至大垭口120里交江津县界,北至北渡20里交江津县界,西南至条台冈140里交贵州仁怀界,东北至分水岭40里交巴县县界,西北至观胜场80里交江津县界。从此,经明、清、民国,綦江行政区域和名称都没有大的变动,一直到现在。
 
九、民国时期至解放后綦江归属几经变化
  民国初年,綦江县先后隶属重庆蜀军政府、重庆镇抚府和川东道(后改为东川道)。民国5年(1916年)后,綦江县先后为川军、黔军、川东边防军、川黔边防军统辖。民国16年(1927年),綦江县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的防地。民国24年(1935年),川政统一后,綦江县属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綦江解放,十二月二十日,綦江县人民政府成立。解放后綦江县属川东行政区璧山专区。1951年,璧山专区改为江津专区,綦江县仍属江津专区。1953年,撤销行政区,恢复四川省建置后,綦江县仍属江津专区。1958年11月,綦江县划归重庆市管辖。
 
十、新时期新綦江
  綦江县自唐初置隆阳县起,至2011年,建县已达1394年之久,正式定名綦江县已有650年的历史。2011年10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撤销重庆市万盛区、綦江县,设立重庆市綦江区,从此,綦江历史发展站上了新的起点。

綦江区位于重庆市南部,东邻南川区,南接贵州省习水、桐梓两县,西连江津区,北靠巴南区。区境东西宽71公里,南北长82公里,幅员面积2747.8平方公里,辖5个街道、25个镇。其中,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綦江区东部,地势东高西低,开发区西部沿綦城方向以低山、丘陵、平坝为主。

古南街道:位于綦江河西岸,是綦江区人民政府所在地,面积90.58平方公里,辖个14个村民委员会、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口8.33万人。
文龙街道:位于綦江河东岸,面积118.29平方公里,辖15个村民委员会、1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口12.8万人。
三江街道:位于三江街道雷元路,面积75.99平方公里,辖18个村民委员会、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口4.48万人,距綦江城区12公里。
万盛街道:位于万盛老街,面积1.9平方公里,辖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口4.05万人,距重庆主城区89公里。
东林街道:位于万盛经开区中部,面积1.48平方公里,辖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口3.16万人。
万东镇:位于万盛经开区中部,面积63.28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委员会、7个居民委员会,人口3.48万人,距重庆主城区1小时车程。
南桐镇:位于南桐煤矿,面积64.6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委员会、6个居民委员会,人口5.22万人,距重庆主城区80公里。
青年镇:位于綦江区东南部,面积55.48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口3.5万人,距綦江城区37公里。
关坝镇:位于綦江区东南边垂,面积68.4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委员会、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口2.61万人,距綦江城区56公里。
丛林镇:位于万盛经开区,面积54.96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委员会、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口1.92万人,距綦江城区55公里。
石林镇:位于綦江区东南部,面积93.24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口1.18万人,距綦江城区49公里。
金桥镇:位于綦江区东北部,面积65.22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口1.93万人,距綦江城区74公里。
黑山镇:位于黑山风景区,面积96.65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委员会,人口0.98万人,距綦江城区45公里。
石角镇:位于綦江区东部,面积148.02平方公里,辖32个村民委员会、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口6.36万人,距綦江城区25公里。
东溪镇:位于东溪古镇,面积153.74平方公里,辖20个村民委员会、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口8.16万人,距綦江城区38公里。
赶水镇:位于綦江区南部,面积198.23平方公里,辖21个村民委员会、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口7.18万人,距綦江城区40公里。
打通镇:位于綦江区南部,面积117.67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口5.23万人,距綦江城区85公里。
石壕镇:位于綦江区南部,面积106.3平方公里,辖15个村民委员会、1社区个居民委员会,人口4.77万人,距綦江城区96公里。
永新镇:位于綦江区西北部,面积231平方公里,辖32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口7.33万人,距綦江城区16公里。
三角镇:位于綦江区东北部,面积106平方公里,辖19个村民委员会、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口4.9万人,距綦江城区13公里。
隆盛镇:位于綦江区东北部,面积130平方公里,辖17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口3.84万人,距綦江城区23公里。
郭扶镇:位于綦江区中西部,面积157平方公里,辖21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口4.81万人,距綦江城区36公里。
篆塘镇:位于綦江区南部,面积70.22平方公里,辖14个村民委员会、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口2.94万人,距綦江城区18公里。
丁山镇:位于綦江区西南部,面积33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口1.13万人,距綦江城区48公里。
安稳镇:位于綦江区南部,面积98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口4.7万人,距綦江城区79公里。
扶欢镇:位于綦江区东南部,面积63.78平方公里,辖15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口3.49万人,距綦江城区38公里。
永城镇:位于綦江区东北部,面积62.98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口2.29万人,距綦江城区21公里。
新盛镇:位于綦江区北部,面积76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口2.05万人,距綦江城区6公里。
中峰镇:位于綦江区西北部,面积80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口1.76万人,距綦江城区38公里。
横山镇:位于綦江区东北部,面积45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口1.46万人,距綦江城区21公里。


(    2016-03-21)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区域经济网立场
评论
经典案例
市州观察丨截至11月,绵阳签约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61个 ..[详情]
山西政银企携手再给实体经济注入“稳定剂”[详情]
2023襄阳·中国旅佬大旅游联合体文旅推介会召开[详情]
爽爽贵阳,“京”喜相见--爽爽贵阳秋冬新玩法推介会在京举行[详情]
2个月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个 渌口区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详情]

用户指南

安全保障

会员服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合作伙伴 | 网站动态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5中国区域经济招商网 河北绿橙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www.zgzhaoshang.com)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378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