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手机招商网 | 移动客户端

园区首页 > 园区简介
上海张江高新区 日期:2015年01月10日      来源:科技部   2014年,张江示范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0年)》的批复精神,加快实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同时深刻领会中央领导的战略意图,抓紧谋划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核心载体和示范区,实现新定位新跨越新进展。   一、2014年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四新经济”蓬勃发展,增强对上海转型发展的支撑作用   张江国家示范区聚焦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推动“四新经济”的蓬勃发展,集聚了展讯、绿谷、盛大、中国银联等自主创新领军企业;形成了智慧经济、平台经济、健康经济、绿色经济等四大“四新“经济集群;形成了重大项目、高层次人才、科技金融和资本、鼓励政策等创新资源的集聚效应。在“四新经济”发展的引领带动下,截至2014年8月,示范区总收入为1.88万亿元,工业总产值7812亿元,净利润111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11%和12.2%。高新技术产值占总收入的20%以上。   (二)创新创业人才加快集聚,人才发展增强活力   加快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建设,推进29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基地和9个留学生创业园建设。制定实施张江专项资金人才专项资助办法和有关人才发展政策,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截至2014年10月,张江示范区集聚了本市60%的国家级和市级领军人才和高端人才,其中院士159人、国家千人计划人才586人,本市千人计划人才383人,分别占全市的95.2%、93.6%和86.5%,为“四新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为未来发展拓展空间   为加强自主创新和“四新经济”发展,新增宝山、黄浦、静安和世博四个分园,开发区域包括22个分园及124个地块,完成了《规划纲要》部署的“一核三带”空间布局。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和重点团队,推进具有国际话语权和领先地位的新药创制、微创器械、高端医疗、集成电路、量子通讯、智能制造、网络视听、新型显示、高温超导、大赫兹、先进传感器等25个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四)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创新生态得以完善   一是协同研发创新实力增强,截至2014年8月,示范区共有4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企业建立的研发机构达到1000余家,产生了16个国家重点新产品。二是区域协同创新空间拓展,在科技部的牵头组织下,与甘肃省共建“甘肃张江兰白创新改革试验区”,于2014年11月26号在甘肃揭牌“张江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的技术转移中心”。同时与28个省市建立了创新联动合作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张江示范区技术、产品、服务、品牌和管理模式的输出。三是国际合作大力推进,示范区深化与美国加州政府、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区政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拿大国际孵化器等建立的战略合作关系,设立欧盟联络处,协调企业在硅谷建立研发中心,组织企业参加国际电子消费品展和项目合作,服务企业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开拓国际市场。   (五)体制机制改革不断突破,先行先试效益得以增强   进一步深化股权激励、科技金融、财税支持、管理创新等试点政策。推广落实国家关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试点政策、教育经费税前试点扣除政策、科技成果处置权和管理权改革试点政策等。同时,大力深化行政审批权下放园区试点,“新三板”试点,以张江基金为引导的投融资体制改革,集成电路保税产业链试点,生物医药便利通关改革试点,使张江园区的发展收获了改革红利。   二、2015年创新突破的工作思路   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张江高新区作为核心载体和示范平台,要努力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者,重点加强“五个创新突破”。   (一)产业集群发展的创新突破   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张江高新区需要打造有世界影响力的新兴产业集群。张江高新区在向科技创新中心核心载体迈进的过程中,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正在形成以芯片研制、智能制造、智慧城市、视听网络等为增长点的智慧经济,以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文化教育平台、大宗商品交易等为增长点的平台经济,以个性化医疗、转化医学、远程医疗、高端理疗设备、智能健康穿戴、健康管理服务为新增长点的健康经济,以新能源研发和装备、清洁煤、智能微电网、环保节能等为增长点的绿色经济,已经形成四大千亿级创新集群,汇成万亿级的战略性新兴经济。我们将对这四大集群形成聚焦支持,在重大项目、高层次人才、科技金融和资本、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创新突破,使之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   (二)人才发展机制的创新突破   创新驱动并非要素驱动,而是人才驱动,更多依靠高质量的人才团队,发展创新驱动的人才经济。目前,张江高新区已集聚形成四个层次国内领先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一是创新型创业领军人才,特别是由千余名“千人计划”人才为生力军的创新型企业家队伍,他们既是创新资源的整合者,也是模式创新的引领者;二是高端研发人才,集聚了大批硕博以上的高端研发人才5.9万人,海外留学和外籍人士从事研发创新的约5.6万人,他们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军;三是富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才,张江高新区22园的大批创新企业所吸引的工程师和高级技能人才逾百万,他们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价值实现者。四是为科技创新服务的支撑人才,包括科技金融、产业投资、孵化服务、知识产权交易等。为进一步集聚培育发挥人才优势,既要推广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经验,也要有张江自身的先行先试,在股权激励的财税政策、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绿卡政策、引进人才的本市户口办理,以及人才的居住、子女入学和培训等,都要有机制创新的新突破。   (三)扩大开放的创新突破   充分把握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扩大开放机遇,开展科技创新新领域扩大开放的功能性试点,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打造具有自由贸易特色的自主创新示范区:一是探索对新模式新业态企业实行负面清单的市场准入制度;二是探索支持科技型企业设立服务贸易账号;三是探索深化张江示范区集成电路产业链全程报税监管试点;四是探索开展张江生物医药研发外包的保税监管试点;五是探索促进跨国公司研发总部融入自主创新体系,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园区功能拓展的创新突破   张江要在已有创新要素和创新产业集聚的基地上,建好创新功能集聚区。其一,以上海光源、上海高等研究院为中心,加速知识外溢、形成科学发现、科学研究集聚区;其二,通过互联网新兴技术转化功能,形成应用技术集聚区;其三,积极筹建技术转移集聚区;四,创建科技金融聚集区。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团队和重点企业。   (五)区域创新的突破   加强与甘肃等28个省市的创新联动机制,同时加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甘肃张江兰白创新改革试验区要协同推进项目、管理、资金、人才,技术成果产业化的相互融合对接,使之成为承接上海技术产业转移的平台和载体,为当地创新驱动发展做出更好的贡献,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加强与长三角在区域创新上的一体化合作:一是协同研发创新,在长三角区域内实行产学研合作,把重大项目重大创新平台的服务功能向长三角辐射,建立长三角一体化的创新合作网络;二是协同集群化发展,推动“四新”经济特别是智慧经济、平台经济、健康经济和绿色经济在长三角区域集群化发展;三是协同体制机制创新,要按照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以改革开放打破区域分割的体制机制障碍,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政府自身革命带动重要领域改革,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发展的新动力。
  • 园区动态
园区企业
园区招商
关注我们
区域招商网
区域招商网

用户指南

安全保障

会员服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合作伙伴 | 网站动态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5中国区域经济招商网 河北绿橙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www.zgzhaoshang.com)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378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