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手机招商网 | 移动客户端

合理看待我国商业银行利润水平

 8月17日,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并通过专栏文章表示,要合理看待我国商业银行利润水平。

  《报告》认为,“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利润保持增长,但净息差持续收窄,利润增速有所下降。”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积极发挥金融服务作用,持续让利实体经济。商业银行向实体经济发放贷款面临资本约束,化解风险也要消耗资本,我国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有明确的监管标准。商业银行维持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需保持合理利润和净息差水平,这也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主要用于补充资本金、缴纳税收、股东分红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商业银行盈利水平总体合理适度,未来,需采取针对性措施,更好地支持银行提升发展能力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以量补价”驱动利润多增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二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为406.2万亿元,同比增长10.4%。《报告》显示,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和利润总量逐步扩大,但净息差和资产利润率处下降趋势。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信贷市场竞争加剧,尤其疫情发生以来,贷款利率下降较多,银行盈利能力有所下降。2023年一季度, 商业银行净利润为6679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较上年同期低6.1个百分点;净息差为1.74%,资产利润率为0.81%,同比分别下降0.23个和0.08个百分点。2023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3万亿元,同比增长2.6%,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4.5个百分点;平均资本利润率为9.67%,较上季末下降0.66个百分点;平均资产利润率为0.75%,较上季末下降0.06个百分点。

  一系列数据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单位资产盈利能力降低,利润增长主要依靠资产规模扩大来“以量补价”。

  “银行业是顺周期行业,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对银行业盈利能力有较大影响。”娄飞鹏表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银行业也将与实体经济共同成长,从中长期来看,仍然看好银行盈利水平。

  净利润主要用于补充核心资本

  从利润去向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净利润主要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以及向股东分红,并通过资本的杠杆作用支持实体经济。

  利润留存是商业银行补充资本的最主要渠道,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水平是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体现,其主要补充资本手段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两大方式。相对而言,我国国内银行资本补充渠道较少,存在资本缺口。例如,目前A股上市银行的平均市净率(P/B)为0.58,通过发行普通股等外部渠道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能力较为有限,银行补充资本主要依靠利润留存。

  因此,在拓展外源资本补充渠道的同时,保持内源资本补充能力尤为重要。维持一定的利润增长是内源补充资本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增强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和防范风险的能力,维护境内外投资者对我国宏观经济的信心。

  《报告》显示,2018年至2022年,在六大国有银行的累计净利润中,约三分之二用于留存补充自身核心一级资本,确保了资本充足率指标始终满足国际监管要求,并通过信贷投放等渠道作用于实体经济。商业银行利润的其余部分则主要用于向股东分红等。

  在业内专家看来,近年来,为支持稳住经济大盘,银行业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融资力度,进一步加速了资本消耗,保持合理盈利水平十分必要。此外,疫情防控期间,我国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可能会加大银行资产质量压力,加速拨备和资本消耗,防范化解风险需要商业银行有一定的财力准备。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整体向好,贷款不良率下降且目前稳定在较低水平。“伴随着2023年宏观经济稳中向好,市场主体的还贷能力和还贷意愿增强,加之商业银行高度重视信用风险管理,综合运用各种不良贷款处置手段,防范和化解潜在风险,保障资产质量基本稳定,风险抵补能力整体充足。”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一帆表示。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诸多困难挑战,银行需进一步发挥服务实体经济重要作用,畅通经济金融良性循环。《报告》显示,考虑到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往往不完全同步,银行信贷风险暴露需要一段时间,应有一定的财力准备和风险缓冲。允许银行通过合理方式维持自身稳健经营,可以提升其持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能力。

  提升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积极发挥金融服务作用,持续让利实体经济。以国有大型银行为例,其向国有股东的分红是中央财政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据统计,2018年至2022年,六大国有银行累计向股东分配红利约1.8万亿元,占其净利润的32%。相关分红资金最终通过减费让利、转移支付等多种渠道作用于实体经济。

  为持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商业银行需要拓展收入来源,夯实资产质量,稳步健康发展。

  从收入结构看,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是商业银行重要的收入利润来源。我国银行业采用分业经营模式,银行业收入对利差收入依赖较高。当前,商业银行净息差仍在一定程度上承压,处于历史低水平。在李一帆看来,这是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伴随着商业银行持续降低实际贷款利率,推动实体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导致资产端贷款收益水平受限;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负债端的存款规模增长和定期化趋势依然存在,促使付息成本压力有所加大。

  在专家看来,净利差收窄的情况可能还会延续。“银行息差缩窄及净利润增速下滑,与银行持续减费让利有关,但同时也将影响银行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在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看来,下一步,需要关注银行盈利增长持续性与资产质量稳定性,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更好地支持银行提升发展能力和服务能力。

  面对现实挑战,商业银行也在积极求变。李一帆认为,下一阶段,随着宏观经济复苏和资本市场回暖,商业银行将依托自身综合优势,不断拓宽市场份额和业务范围,发展多元化中间业务,保障营收的稳健性与可持续性。此外,随着数字化转型不断推进,商业银行将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科技赋能,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从成本端助力利润空间拓展。

  “为了稳定利润来源,一方面需要从资产端、负债端协同发力,维持净息差在合理区间;另一方面需要拓展非利息收入。”娄飞鹏表示,接下来,商业银行要继续保持合理的盈利能力从而不断充实资本金,围绕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责任编辑:袁浩
相关稿件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余嘉欣  2023-11-30)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区域经济网立场
评论
经典案例
市州观察丨截至11月,绵阳签约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61个 ..[详情]
山西政银企携手再给实体经济注入“稳定剂”[详情]
2023襄阳·中国旅佬大旅游联合体文旅推介会召开[详情]
爽爽贵阳,“京”喜相见--爽爽贵阳秋冬新玩法推介会在京举行[详情]
2个月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个 渌口区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详情]

用户指南

安全保障

会员服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合作伙伴 | 网站动态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