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手机招商网 | 移动客户端

 企业转型如何“超越数字化”?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然而,许多企业在追求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却普遍存在各种困惑和误区,往往只关注技术的应用,却没有建立以数字化为核心的长期差异化竞争力。这种表面化的数字化转型往往无法带来真正的价值。 

  究竟什么是数字化?企业为什么要数字化?转型到底往哪里转?最终目的又是什么?基于多年研究,普华永道思略特在2022年出版了《超越数字化》一书,试图回归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对数字化时代企业的定位、核心能力、组织、领导力等议题展开新的思考,指引企业实现真正的数字化发展。书中对比研究了十几家企业的转型案例,提出了企业“超越数字化”的七大战略要务,给国内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工作带来了启示意义。 

  《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全程参与本书翻译工作的普华永道思略特中国科技、媒体及通信行业合伙人林骏达,以及本书出版方湛庐文化总编辑董寰,听他们分享了本书如何为企业转型“超越数字化”带来参考与启发。 

  《金融时报》记者:什么才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当前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哪些困惑? 

  林骏达:数字化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企业转型的目的是真正适应时代的变化,发展可持续、差异化的增长率。因此,企业需要弄清楚两个问题:你为客户解决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是你?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思维转变和体系化的思考,从认知层分析和执行层面将转型方案落地。很多中国企业需要回归思考流程的几个关键点,扎实做好工作,这样才能“润物细无声”地走出发展困境。 

  实际上,部分中国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时,存在某种程度上的误区。首先,许多企业管理层的“数字化”实际上是在技术层面,但技术并非最重要的。因此,避免仅做基础性投资,需要进行系统性思考。这是我们书中提到的7大战略要务,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数字化本身关注数字化原生,因此我们要提出数字化延伸和发展的概念。 

  第二,许多中国企业在发展壮大时,需要考虑如何扩展上下游产业的内涵,但这是不可行的,因为在实际中这需要协作,无法靠自身独立完成。因此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我们的业务边界在哪里? 

  第三,部分企业在数字化发展的过程中,管理者自身没有贴近客户,仅认为这是员工或供应商的事,同时也缺乏执行力,没有将与员工之间的合作雇佣关系变成面向共同客户的价值导向。因此,第三个层面的误区在于管理者认为这场转型“与我无关”,只有主体、资产以及主次产业上的转变。在三个层面上,中国企业可能需要重新进行思考。 

  《金融时报》记者:在您看来,企业怎样才能“超越数字化”,通过数字化转型建立起长久的竞争优势? 

  林骏达:我们现在的学习和实践领域有太多变化,但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我们需要问的是:市场本身有什么是不变的? 

  首先,在数字化时代,企业需要意识到转型不仅仅是短期的依赖性问题。许多客户实际上正在积极寻求转型,而不希望第一年就能实现转型升级。因此,在整体上,我们需要有长期主义的思考,长期主义背后是系统化的思维,这是第一层面。 

  在第二层面,企业转型还需要经历一个过程,牵住一个“牛鼻子”。这个牛鼻子是什么?每个企业的发展阶段和经营状况各不相同。根据我们的经验,“从客户出发”是个很好的选择。客户是价值创造的依据和来源,企业面临城市变革、领导力变革、流程变革以及战略变革,但从客户出发是统一的导向,企业管理人可以通过集体面向客户,让客户需求来推动转变,将客户的声音传到组织内部,推动组织向前发展,而不是内部以其他方式去推动转变。我认为这是一个重大的导向变化。 

  另外,对国内企业来说,战略一定要能够落地,需要转变组织方式,转变投资项目方式,完成超越数字化转型。 

  董寰:我想要强调三点。第一点是定位问题,企业管理者思考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不想清楚自身定位,而是什么都想要,在当前大环境下想谋求发展是比较难的。因此企业首先需要确定战略定位,之后再去思考如何创造差异化价值。 

  第二个点是关于客户洞察,书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在做客户洞察时,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有独到的客户洞察。”原来“良好的”客户洞察都不足够,现在企业必须通过“独到的”客户洞察来发现自己的战略定位。 

  第三点是结果导向。基于结果导向,企业内部流程需要发生很大变化,团队也需要进行重组,这样才能构建出具有能力的企业。 

  总体来说,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针对客户洞察和结果导向,思考如何调动企业内部的力量真正达成最终目标。 

  《金融时报》记者:书中提出了企业未来的七大战略要务,如果要从七条建议中选一条推荐给所有中国企业做实践指导,您会推荐哪一条?可否谈谈推荐此书的原因? 

  林骏达:要超越数字化,头部企业通常会从某些艰巨的挑战入手,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实现自身能力差异化的目标,使企业能够以他人无法模仿的方式创造价值。在本书中,我们根据对十几家企业的研究,总结经验教训,确定出超越数字化并塑造未来的七大战略要务。一是反思价值创造之道,畅想定位;二是拥抱生态网络体系,共创价值;三是紧贴客户真实需求,获取洞察;四是建设结果导向组织,打破孤岛;五是转变领导团队重心,同心协力;六是再造员工社会契约,赋能一线;七是颠覆自身领导方式,兼收并蓄。 

  在这其中,“客户”依然是最重要的要素。因为在变化的世界中,客户对美好的产品和服务需求是不变的。回到真实需求的本质角度,要抓住深层次需求,提高产品性能。企业要真诚对待客户,并在方法上提供科学的建议指导。我们的起点和终点是客户,但这不再仅仅是简单地以客户为中心。 

  董寰:首先客户确实非常重要,同时我认为找到企业定位也非常关键。现在很多企业没有真正深度思考自己的战略问题,我认为企业的定位会影响很多企业的未来。要勇于舍弃,深入思考,做好定位,差异化定位也是我们勇气的来源。 

  推荐本书原因有三方面。首先,在当前数字化浪潮下,我们需要转变观念:数字化仅仅是一种手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明确如何实现真正的数字化。这本书给出了一个非常实用的路线图,既有框架性,又有系统性,每个都可以用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数字化战略路径。第二,书中每个章节都有国外优秀案例,这些案例本身覆盖了各个行业。例如日立集团,原来发展战略里有半导体,后来转换和确定了自己的定位,放弃了半导体,这个过程其实很痛苦,我看的时候都很有感触。第三点是关于书中所包含的中国视角。在中国,实践是如何进行的?书中,每位专家针对中国当前情况和各国企业的问题,做出的总结和分析,我认为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非常具有实用性和落地价值。 

责任编辑:段嘉希
相关稿件

(中国金融新闻网  余嘉欣  2023-11-30)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区域经济网立场
评论
经典案例
市州观察丨截至11月,绵阳签约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61个 ..[详情]
山西政银企携手再给实体经济注入“稳定剂”[详情]
2023襄阳·中国旅佬大旅游联合体文旅推介会召开[详情]
爽爽贵阳,“京”喜相见--爽爽贵阳秋冬新玩法推介会在京举行[详情]
2个月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个 渌口区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详情]

用户指南

安全保障

会员服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合作伙伴 | 网站动态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