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手机招商网 | 移动客户端

优化金融生态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多地明确金融消保“关键词”

 编者按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加强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是金融机构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2023年9月15日至10月15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网信办联合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活动。本报从今天起推出一组系列报道,关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内容以及宣传月特色、亮点,敬请关注。

  金融消费者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和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推动者,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既是维护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内在需求,也是金融业和经济社会长远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石。

  9月15日至10月15日,金融监管总局、人民银行、证监会、国家网信办联合开展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活动。据悉,本次活动将围绕普及金融知识、传播金融正能量,防范非法金融活动、提高金融安全意识,倡导理性消费理念、树立价值投资观念,开展诚信文化建设、促进市场公平有序,办好为民实事、回应社会关切等五个方面展开。

  9月15日,北京、重庆、江苏、厦门等地监管局联合当地有关部门举行了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并明确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从多地监管局的表态来看,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等成为金融消保关键词。

  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宣传活动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事关千家万户,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如何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消费者学金融、懂金融、信金融、用金融,不断提高自身权益保护能力,是历次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重头戏”。

  《金融时报》记者从金融监管总局上海监管局获悉,近年来,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创新金融教育宣传方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广大金融消费者普及基础金融知识、提示金融风险、倡导理性消费和价值投资观念,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案例。例如,招商银行上海分行关注特殊群体,走进学校为自闭症儿童、发育迟缓儿童和家长开展普及金融知识活动。

  今年活动期间,金融监管总局多地监管局也将面向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宣传活动。

  金融监管总局北京监管局一级巡视员倪卫东近日在北京启动仪式上介绍,今年活动期间,该局将推出一系列消费者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包括举办《金融伴我成长(新市民读本)》新书发布会,联合人民日报推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直播,与腾讯、抖音等新媒体合作开展宣教活动以及持续发布原创风险提示、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和宣传视频等。

  活动期间,江苏监管局将采取线上线下同步展开的方式,通过专家讲座、知识竞答等多种形式,面向广大金融消费者,开展“江苏金融知识公益讲堂”、金融教育案例展播、“五进入”(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商圈)等集中教育宣传活动,普及金融知识,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倡导理性消费理念,开展诚信文化建设,为消费者办实事、解难题,切实维护广大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厦门监管局在活动期间制作发布了“厦门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消保驿站”行业宣传视频,并在重点点位电子大屏投放教育宣传内容,以“节庆模式”亮灯,刊播宣传月口号。指导行业协会和银行保险机构集中开展宣传报道,形成教育宣传合力。据介绍,“金融消保驿站”是厦门监管局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一次创新尝试。该局引领辖内银行保险机构深入基层、贴近民生,与街道社区等共建“金融消保驿站”,有效构建了常态化金融知识普及宣传机制,促进金融教育宣传工作品牌化、阵地化、常态化,引领“党建+消保”不断走深走实。

  聚焦突出问题 守护消费者“钱袋子”

  随着金融创新产品持续推出,金融服务模式不断更迭,金融消费者权益受损问题也变得更加复杂和隐蔽。近年来,围绕保险销售误导、代理退保、代理维权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监管部门多次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远离非法金融活动,保护自身权益。在今年活动期间,多地监管局还将围绕这些突出问题展开精准治理和宣教活动。

  《金融时报》记者从重庆监管局了解到,活动期间,该局将从贴近人民群众特别是新市民需求的金融基础知识入手,普及基础金融产品和服务相关内容,广泛宣传近年来出台的金融惠民利民政策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制度。普及不法贷款中介等常见非法金融活动的表现形式,充分揭示诈骗手法,加强典型案例宣传和消费风险提示。开展投资者适当性相关内容的教育宣传,提示消费者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合适的产品,树立价值投资、理性投资、长期投资理念。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靳伟近日表示,北京市将在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持续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持续优化工作体系,继续防范打击非法集资,稳步化解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虚拟货币交易等风险。持续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坚持科技赋能解决“数字鸿沟”,拓展金融服务广度深度,优化金融消费纠纷多元化处置机制,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此外,金融监管总局山西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尹江鳌介绍说,活动期间,山西监管局将针对日常消保工作发现的问题,大力宣传各类非法金融活动的表现形式、诈骗手法和主要特点,引导消费者提升风险防范意识,树立价值投资观念,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强化诚信文化建设。

  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是维护广大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关键一环。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近日在谈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重点工作时提出,要分级分类高效处理投诉。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引领金融系统带着感情做好消保工作,压紧压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加快建设多元化纠纷调处体系,确保群众合理诉求得到及时响应、妥善解决。

  据了解,近年来,厦门监管局加大对外工作协同力度,着力构建源头预防、非诉挺前、多元化解、司法断后的分层递进消费投诉纠纷解决路径,努力让矛盾纠纷预防在源头、化解在萌芽,解决在诉前,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强化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

  重庆监管局积极推进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着眼于前端化解,该局指导成渝银行业保险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重庆)与成渝金融法院立案庭、四川银行业纠纷调解中心签订三方纠纷一体化处置合作框架,与地方法院建立诉前委派调解与诉中委托调解机制,并与机构合作探索建立小额纠纷快速解决机制,打造“咨询+投诉+调解+诉调对接+快审速裁”的一站式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模式。

  金融监管总局上海监管局副局长曹光群近日表示,接下来,辖内金融机构要结合主题教育学习运用好“浦江经验”。深入到矛盾最集中的一线、风险处置的最前沿去解决消费者急难愁盼问题。要确保“万企千亿”行动暨首贷户“千企万户”工程要求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大银企对接力度,提升民营贷款占比,强力推进首贷、无缝续贷和纾困融资工程,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定位。

责任编辑:袁浩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徐贝贝  2023-11-30)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区域经济网立场
评论
经典案例
市州观察丨截至11月,绵阳签约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61个 ..[详情]
山西政银企携手再给实体经济注入“稳定剂”[详情]
2023襄阳·中国旅佬大旅游联合体文旅推介会召开[详情]
爽爽贵阳,“京”喜相见--爽爽贵阳秋冬新玩法推介会在京举行[详情]
2个月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个 渌口区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详情]

用户指南

安全保障

会员服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 合作伙伴 | 网站动态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